謝謝勇敢的自己:葉揚《我所受的傷》

林靜
2 min readApr 20, 2019

--

在雨聲滴答滴答的夜裡看完葉揚《我所受的傷》,看完後淚眼婆娑,但是感覺內心有一塊乾涸之地被滋潤了。曾經我很傷心卻不知如何開口,在書裡看到作者經歷的故事,感覺有人寫出了我曾經的窘迫、無助、傷心、假裝堅強……,還有那些不知所措。

我也曾經流產過,一對雙胞胎寶寶,那時候的我很年輕,我不知道怎麼照顧自己的心情,我只會偽裝起自己,假裝沒事,日子照常過,工作照常做,但是但是,我還是會在路上看見雙胞胎小孩的時候,忍不住多看他們一眼,想著,如果我的寶寶有順利誕生,他們會長得很像嗎?是一男一女嗎?還是兩個同性別呢?

我還是會想雙胞胎他們倆,只是我沒有說出來。

書上寫說:

「我知道有人會這麼想,至少有一部分的人會這樣想 — 不過就是死了一個胎兒而已,那胎兒沒跟妳過過一天日子,怎麼這麼大驚小怪呢?」

讀到這段,我瞬間淚崩,憶起那時無所適從、一直責怪自己可能在某個環節疏失才沒留住寶寶的自己。

書中很多情緒、情節都似曾相似,讀完後,我感覺像重新經歷一遍失去寶寶的人生,不同的是,這一次有一個溫暖的陪伴,像拼圖一樣,一片一片的把內心的失落縫合了。

書末寫道:

「如果妳坐下來,跟那個曾經受過傷的自己,一起坐在沙灘上,妳會跟她說什麼?」

我會跟27歲的自己說:

「親愛的,妳沒有做錯什麼,請停止苛責自己。謝謝妳這麼努力,讓我抱抱妳,我永遠愛妳。」

抱抱27歲的自己,謝謝妳,我愛妳 Photo by ART_of_ROSH on Unsplash

--

--

林靜
林靜

Written by 林靜

長期專注於探索教育創新,近期更是喜歡研究 AI 融入教育的應用。 我的文章涵蓋教育科技、生涯學習策略,以及如何透過 AI 提升學習與工作的效率。如果你對 AI 如何改變教育、自動化流程充滿好奇,歡迎關注我的部落格,更歡迎一起交流:sindylin319@gmail.com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