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眼中的大人:為什麼大人要選擇不是最想唸的科系?

林靜
2 min readMay 19, 2019

--

週五晚上,國二的女兒說她在學校問了幾位老師,問他們為什麼大學會選擇中文系、化學系……?

國文老師回答:「其實我本來是想唸地理系的,但是考不上地理系只好去唸中文系…」

理化老師回答:「因為我沒考上醫學系,所以就唸化學系來當老師了!」

女兒感到困惑,問我:「我們的老師是因為考不上想要的科系,才去唸中文系、化學系,那我不是被一個不是很喜歡這個科系的老師教嗎?」

這個問題可真考倒我了,一來我跟老師不熟,二來我也不知道老師是隨意講講還是認真的,但看起來女兒是當真了。我能想到的就是,人生是一段探索的旅程,在往目標前進的過程中,有人經過一番努力也幸運的達到目標,但也許有人在前進過程中又發現了另一個興趣而改變志向,或者是努力過後失敗了,但發現其他條路也是不錯的……。(唉啊!好八股的答案)

很巧的,週末我在做家事的時候聽了「馬力歐陪你喝一杯」專訪了心理學家陳永儀教授,內容有提到為什麼她會去當心理醫師?陳永儀教授回答說,她選擇科系是用刪去法,原本她想當工程師,但是數理不好,也想當醫生可以救人,但是生物不行,所以排除了數理和生物之後,就選擇了心理學,但沒想到卻讀出興趣了,而且成為心理學的專家!

我聽完之後跟女兒分享這個故事,對照她提出的問題,她理解也笑了!能在學校教國文與化學的老師應該也有他們的人生故事,只不過每天要應對的學生那麼多,只能隨意帶過,「若有機會也可以請老師講講他們的小故事,也許妳會對他們改觀喔!」我這樣跟女兒說。

延伸閱讀:

馬力歐陪你喝一杯

出發去自己想要的地方吧! Photo by Pablo García Saldaña on Unsplash

--

--

林靜
林靜

Written by 林靜

長期專注於探索教育創新,近期更是喜歡研究 AI 融入教育的應用。 我的文章涵蓋教育科技、生涯學習策略,以及如何透過 AI 提升學習與工作的效率。如果你對 AI 如何改變教育、自動化流程充滿好奇,歡迎關注我的部落格,更歡迎一起交流:sindylin319@gmail.com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