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中我在臉書上面看到50+的活動:「不當媽媽的話,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是…」,我覺得這個題目很有意思,認真想了一夜後就去留言,也很幸運地得到邀訪,分享我的故事。
不當媽媽的話,我想搬回鄉下,去偏鄉教書,一方面用自己的數位專長幫助偏鄉小孩,讓他們有不一樣的學習模式、知道更多網路資源、開展他們的視野;一方面可以常常回家陪爸媽、陪阿嬤,帶他們去玩,享受慢活與天倫之樂!
我從沒想過不當媽媽這件事,因為我沒有因為小孩而放棄任何事情,我還在第二個小孩一歲的時候去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,也拿到碩士學位,我想做的事情只要能妥善安排小孩,我就會去做,萬一我真心很想去但是小孩剛好沒人照料,我就把小孩一起帶去。我沒有當「為愛犧牲、為愛奉獻」的媽媽,我就是順著我的心意去做我喜歡的事情,加上天性樂觀沒在怕,還有小孩都很乖巧,所以媽媽之路算是輕鬆愉快呢!
倒是在訪談過程中,主持人問我:「你多久回去鄉下一次?」、「為什麼你沒有常常回去?」、「如果你有一段長假,你想帶父母做什麼事?」……訪談結束後,我心裡餘波盪漾,回想著這幾個問題也是在提醒著我,時間不等人,要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啊!
我決定每一次與家人的相聚都要全心全意的陪伴,我們不一定要去風景名勝、知名餐廳,但是一定要是父母喜歡的!同時也趁著父母體力尚佳,我想帶他們造訪喜愛的景點、找尋兒時玩伴、拜訪很久沒見面的親戚等……,創造共同的記憶,讓每一次相聚都是美好回憶!
五月初媽媽上來台北,我記著我與自己的約定,帶媽媽去台大校園走一圈,我們一如往昔的買了清蛋糕、去實習農場、走一圈椰林大道……一邊散步一邊回憶,過往與現在時光交錯,我長大了,媽媽老了,我們並肩走過這微涼的五月天,心裡感覺非常幸福!
延伸閱讀:今天不做媽媽,你想成為怎麼樣的自己?